除了空間,她也反映了當下的社會結構和人際關係;如《風箏家族》裡的幾個短篇(林木椅子)、(感冒誌)和(悲傷旅館),皆討論了「角色」和「扮演」的必要性,一個人如何變成一把椅子?在大災難中失去一切的人是否可以藉「陪伴者」療癒悲傷?當母親離家,購買家人回來重新組合後,真能夠發揮家庭的效果嗎?當小說中的人們試圖「重建」彼此的關係,存在的荒謬性就被凸顯了。
這份特質到了長篇小說《縫身》裡則更進一步,將兩個成年人互相配對並加以縫合,以此暗喻婚姻制度,並在篇章中夾帶了「非常實在」的論文和個案研究,這份寫實反倒使得整部小說更加荒謬了;在這一實一虛下,便寫出了人際關係上、乃至整個社會制度的弔詭。韓麗珠最好的地方就是她從不批判、不明寫,而是將現實模糊化,近似一種「現代寓言」的存在。
然而這種「模糊」,或許正是韓麗珠能成為香港新生代作家,且獨樹一格的魅力之一,說得更正確一點,我迷戀她總能輕易抹除現實和非現實的界線,創造屬於「韓麗珠式」的虛線宇宙觀。習於摧毀我們所認知的,又重新建構;那是個總在書寫病態與異常的空間,她的態度卻又那麼清淡,怪誕的不是文字,是氛圍;幾乎是毫無誤差的單腳站立於那一點上,宇宙便無限擴張了。
董啟章在《風箏家族》的推薦序裡,指韓麗珠讓他想起卡夫卡,兩人筆下的世界都同樣的詭異又平常,從現實裡提煉出荒誕的花朵,不斷探討「人」的存在性。但比起卡夫卡,韓麗珠或許更有種「無可救藥的詩意」,她看待世界的方式是那麼迷人,卻把現代人的存在和虛無寫得好透徹。讀者打開了卡夫卡的門,看見推銷員G一覺醒來,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怪蟲。但是韓麗珠沒有門,剝除了現實的遮蔽物,反倒使得這「非現實」的寓言更加「腳踏實地」了。她以詩建造了龐大的迷宮,而我們能做的,唯有不斷迷路。
誰是韓麗珠:
韓麗珠,1978年出生於香港。從十多歲就開始寫作;董啟章指她「對世界有一種天生的、早熟的奇特觸覺。」處女作《輸水管森林》為中學時代寫成。大學畢業後工作幾年,便決定辭職專心寫作至今。目前台灣出版的作品,則有中短篇集結而成的《風箏家族》、獲得第三屆紅樓夢文學獎推薦獎的長篇《灰花》和《縫身》,皆呈現非現實的強烈風格。韓麗珠教寫作班、接採訪、曾於2011年赴美參與愛荷華寫作計劃。目前在兩岸三地許多報章雜誌都有專欄的她,正試圖為自己「所選擇的自由」生存下去。
最近才剛入手了她的《灰花》,但一直沒有時間能夠靜下來好好讀書。
回覆刪除好久不見啊:)
回覆刪除灰花有點難讀哩我覺得,初次可以先考慮《風箏家族》。
我只有先入手灰花哈哈
回覆刪除風箏家族可能要緩,因為最近花太多錢:(
這學期實在好忙碌,報告一堆,雖然這不該是理由,但真的都沒好好看書跟電影跟寫字。
昨晚跟朋友臨時起意,想到一個寫作計畫,希望可以實現:)
我想聽妳的寫作計畫!!!(滾動)
回覆刪除還是說為了要實現不能講阿哈哈